东汉 王升隶书《石门颂》
藏本内容
名称:石门颂
书法者:东汉 王升(主要活动于公元2世纪中期)
撰文者:东汉 王升(主要活动于公元2世纪中期)
书体:隶书
刻石时代:东汉(公元148年)
碑帖时代:清代
藏本形式:册 纸本
割本版心尺寸(厘米):27.1(纵)×17.2(横)
现收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石门颂》,又名《杨孟文石门颂摩崖》《杨孟文碑》。隶书。东汉建和二年(148)刻石,现存陕西省汉中市博物馆。额隶书题“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
根据《石门颂》上的记载,褒斜道修建于汉代永平四年(61年),当时汉明帝(28—75年)下诏修褒斜道,在褒斜道的南口打通山岩,建造了石门洞(又称石门),打通了关中与四川的联系。之后的约半个世纪,褒斜道一直发挥着沟通汉中与关中的重要作用,只可惜在安帝时(107-125年),褒斜道因战乱而被废弃。汉顺帝(115—145年)时,身为司隶校尉的杨涣,几次奏请重开石门,终获应允。在汉中太守鄐君的主持下,褒斜道被重修,石门洞也被重新打通。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杨涣的同乡、汉中太守武阳人王升追记前事,刻石称颂杨涣流芳百世的功德:“自南自北,四海攸通。君子安乐,庶士说雍、商人咸西嘻,农夫永同。春秋记异,今而纪功。垂流亿载,世世叹诵。”
此碑字体挺劲飞动,势如长枪大戟,书法雄健姿肆,古拙自然而又富于变化,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清人张祖翼评价此碑云:“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清末著名书法家杨守敬在《平碑记》中说:“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足可凸显此碑在汉隶中之别具一格及其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导引之功。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此本为割裱本,一册,凡40开,外框高32.9厘米,宽19.3厘米;内框高27.1厘米,宽17.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