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载道  古书  挂品  手卷  真品  宋书房  载道学员 
用户名:
密    码:
 
新古籍

大唐三藏圣教序 单片

 

 

 

 

 

 

 

 

唐 怀仁 集王羲之行书字《大唐三藏圣教序》

藏本内容

名称:大唐三藏圣教序

书法者:唐代  怀仁和尚  集王羲之(公元303年—公元361年)行书字

撰文者:唐代  李世民(公元598年—公元649年)作《圣教序》

        唐代  李治(公元628年—公元683年)作《述圣记》

        唐代  玄奘(公元602年—公元664年)译《心经》

书体:行书

刻石时代:唐代(公元672年)

碑帖时代: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藏本形式:册  纸本

割本版心尺寸(厘米):30.5(纵)×18.2(横)

现收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

 

王羲之(303-361),东晋著名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曾做过 “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羲之善书法,尤擅长行草书,自成一家。他的书法集众家之长,一变汉魏质朴的书风,创造了妍美流便的书体,在书法上有继往开来的卓越成就。自东晋以来,王羲之的书法为历代所师法,对整个中国书法乃至东亚书法史影响巨大。后世称之为 “书圣”。历代对王羲之书法评价颇高。唐太宗最佩服王羲之书法,亲自作《王羲之传论》,评曰:“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 ”

 

贞观十七年,享誉中外的三藏法师玄奘西行天竺取经成功返回长安,唐太宗亲自接见,并为其翻译的经文写序,称“圣教序”。唐太宗对于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下旨佛寺僧人怀仁耗时25年,在皇宫里收集王羲之之书法真迹,为此本《大唐三藏圣教序》之书法。《圣教序》传承了王羲之的法书,和《兰亭序》一起成为后人临摹学习行书的至上范本。在《大唐三藏圣教序》中,唐太宗李世民开篇就以“盖闻二仪有像”为高度提出中国文化儒释道并举的大国包容态度,使得中国佛教至今千年不衰,而《大唐三藏圣教序》承载的王羲之书法和玄奘《心经》,更是中华文化经典成就不可逾越的丰碑。碑原在陕西西安弘福寺,后移西安碑林,现藏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大唐三藏圣教序》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皇室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书法中集字完成,称《集王书圣教序》。《集王圣教序》问世后,宋、明、清以来的历代书家对这一作品评价甚高,称之为“百代模楷。模仿羲之书,必自怀仁始。”时至今日,此碑仍为不可多得的研习欣赏王羲之行书的典范。

圣教序碑于宋以后中断,传世碑帖以未断宋拓本为最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大唐三藏圣教序》为北宋未断本,为明代张应召旧藏。张应召与温如玉于明万历间为肃府摹刻淳化阁帖、集王圣教序等帖。乾隆间归张照,册页后有王际华跋,简述此拓本流传经过。内钤有张应召本人的“张应召印”“字用之”“南唐张应召藏图书印”。该拓本共十五开半,每开十二行,行十至十一字不等。白麻纸,拓墨较重,字似略小,瘦硬而神足。与一般北宋拓本不同的是,其第六行的“纷”字右中笔可见。在北宋诸拓本中,此为第一。载道文化使用原生态纸张,以先进的制造技术完善地再现了《集王书圣教序》的真实原貌,制作出还原留真艺术藏品“集王羲之行书字《大唐三藏圣教序》”。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版权所有  ©2012 - 2024  载道文化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9933号
欢迎关注载道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