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第一辑相比,藏本所涉足的历史朝代自殷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追溯自中国书法金石源头开始,覆盖大半个中国历史纪元,展开三千年的书法长卷。
与第一辑相比,藏本所的书法文字艺术形态更加百花齐放,如篆书自籀篆、玉篆乃至悬针篆、正书大如鹤铭,小如美人,阳刻如始平公,阴刻如虞恭公,瘦如石淙诗,肥如勤礼碑,探索青铜器金文的“宋体字”时代,漫步中华金石元宇宙中的原石碑帖过半百。
藏本所观止的递藏大家和深闺鉴赏秘宝,自宋元明清到晚清、民国、近当代,搜尽金石藏家的奇峰,揽遍金石研究家的真迹鸿泥。
国家图书馆藏《三名碑帖第二辑20册》
53件书法文物古籍
青铜器馆藏:国家博物馆
历史背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巡游东地登琅玡台时所书立建。文字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秦始皇统一全国的赞颂,具有开国纪功的意义;二十为秦二世行郡县时增刻的诏书。传为李斯所书。
鲁孝王刻石 /石碑
青铜器馆藏:曲阜孔庙
历史背景:刻于西汉五凤二年,全石共13字,应为记载建筑竣工年代而刻,是鲁国孝王建造灵光殿时嵌入殿壁作为落成纪念物。
青铜器馆藏:曲阜孔庙
历史背景:该二石原在孔林孔子和子思墓前,西汉居摄二年(7年)刻,文刻“上谷府卿坟坛居摄二年二月造”,“祝其卿坟坛居摄二年二月造”。两石均用阴线界隔刻,为当地最早发现的西汉石刻文字。
青铜器馆藏:不详
历史背景:该二石原在孔林孔子和子思墓前,西汉居摄二年(7年)刻,文刻“上谷府卿坟坛居摄二年二月造”,“祝其卿坟坛居摄二年二月造”。两石均用阴线界隔刻,为当地最早发现的西汉石刻文字。
青铜器馆藏:山东邹城博物馆
历史背景:新莽政权天凤三年三月二十三日,莱子国一贵族为族人分封土地,并派族人储之良为特使,召集百余人,举办封田祭祀活动,为告诫子孙,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封地,特请人撰文立石,莱子侯刻石形成。
三老忌日记刻石 /石碑
青铜器馆藏:西泠印社
历史背景:此碑记录了一位名通的汉代地方官祖孙三代“三老“的名字(讳字)和祖、父辈逝世的日子(忌日),历史文献价值极高,被誉为”浙江第一碑“。
青铜器馆藏:河南省博物馆
历史背景:碑文记述了东汉名臣、司徒袁安生平官历,内容玉《后汉书。袁安传》相同。
青铜器馆藏:河南嵩山
历史背景:我国现存最早的祠庙之阙门,是河南嵩山少室山庙的神道阙。东汉颍川太守朱宠所建,是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专案之一。
青铜器馆藏:河南嵩山
历史背景:东汉颍川太守朱宠所建,纪念大禹的妻子夏启的母亲涂山氏而建,铭文记述了大禹治水的事迹,表达了希望启母保佑子孙后代的美好愿望。
青铜器馆藏:曲阜孔庙
历史背景:碑文分为三部分:一为司徒司空因鲁相乙瑛所请,上奏汉桓帝,请求设置孔庙卒史一人,得到皇帝批准。二是下发皇帝诏令,选拔精通一艺者任职。散氏现任鲁相的回报文书。
青铜器馆藏:泰安岱庙
历史背景:汉代九卿“卫尉”衡方碑,记载了衡方的祖先、生平历官和为政功绩,碑文和书法为其门生朱登颂德所立。
青铜器馆藏:曲阜孔庙
历史背景:自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代统治者对孔子尊崇有加。曹丕称帝之后,重修曲阜孔庙,碑文记述了孔子二十一世孙孔羡被封为宗圣侯、孔子祭祀奠仪、重修孔庙等事。
青铜器馆藏:已 毁
历史背景:三国吴主孙皓因天降符瑞纪功所立。碑原为圆幢形,环而刻之。宋朝时段为三截,又称“三段碑”。
青铜器馆藏:江苏焦山碑林博物馆
历史背景:瘗鹤铭原刻于江苏镇江焦山岩石之上,历经千百年热度不减,缘于其书法
艺术的魅力。其书法作者碑后人和学者书家推测颇多,从东晋王羲之到南朝陶弘景不等,因落款为“华阳真人”,长期以来被认为石南朝陶弘景的书法作品。
青铜器馆藏:云南曲靖县
历史背景:东晋建宁太守攒府君墓志,介绍了爨宝子的经历、修养于政绩,为研究古代西南边疆地区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特别是爨龙颜曾两次出仕中原朝廷,效忠刘宋王朝,为朝廷维持了西南地区的统治和家族政权的稳定。
青铜器馆藏:云南曲靖县
历史背景:东晋建宁太守攒府君墓志,介绍了爨宝子的经历、修养于政绩,为研究古代西南边疆地区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特别是爨龙颜曾两次出仕中原朝廷,效忠刘宋王朝,为朝廷维持了西南地区的统治和家族政权的稳定。
青铜器馆藏:洛阳龙门石窟
历史背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修建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历经北朝、隋唐至宋,题名题记不绝,造像题记达到3600块,在北魏造像题记中,杨大眼造像记、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最富盛名而得名“龙门四品”。
青铜器馆藏:洛阳龙门石窟
历史背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修建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历经北朝、隋唐至宋,题名题记不绝,造像题记达到3600块,在北魏造像题记中,杨大眼造像记、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最富盛名而得名“龙门四品”。
青铜器馆藏:洛阳龙门石窟
历史背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修建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历经北朝、隋唐至宋,题名题记不绝,造像题记达到3600块,在北魏造像题记中,杨大眼造像记、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最富盛名而得名“龙门四品”。
青铜器馆藏:洛阳龙门石窟
历史背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修建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历经北朝、隋唐至宋,题名题记不绝,造像题记达到3600块,在北魏造像题记中,杨大眼造像记、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最富盛名而得名“龙门四品”。
青铜器馆藏:陕西汉中褒河区
历史背景:褒斜道石门铭文,最早开刻于东汉。随着东晋南迁,褒斜道废弃,石门闭塞。北魏梁、秦二州刺史羊祉奏请修复褒斜道,三年修复,太原人王远书写铭文,洛阳工匠武则阿仁刻字。
青铜器馆藏:不详
历史背景:隋蜀王杨秀给痱子董美人撰文的墓志碑文,叙述董美人风华绝代。
青铜器馆藏:不详
历史背景:民国大藏家罗振玉文记载:张通夫妇为隋代一对富商夫妻。张夫人陶贵,不仅舍宅为寺,还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富商妻子,其身后墓志自然是文辞典雅,精工细刻,尤其书法极为高妙,应出自当时名手,可与《董美人》比美。
青铜器馆藏:不详
历史背景:隋朝左光禄大夫吴国公第三女之墓志碑文。
青铜器馆藏:不详
历史背景:民国书法家沈尹默节临《元智墓志》。沈尹默以书法闻名,历任北大书法院院长,书坛有“南沈北于”之称。
青铜器馆藏:不详
青铜器馆藏:西安昭陵
历史背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楷书,又称《虞公恭碑》,书文为唐代名臣文彦博生平及功绩,刻碑立于陕西礼县唐太宗墓昭陵,为昭陵陪葬碑。
青铜器馆藏:西安昭陵
历史背景:初唐书法家王知敬楷书唐代名臣卫国公李靖生平及功绩,刻碑立于陕西礼县唐太宗墓昭陵,为昭陵陪葬碑。
青铜器馆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历史背景: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楷书,又称同州圣教序。区别于王羲之行书“集王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写文加持唐玄奘西行取经弘扬佛学的美德,唐太宗命褚遂良书法,并刻碑。
青铜器馆藏:河南登封石淙河崖壁
历史背景:薛曜书武则天带领皇太子及群臣到石淙河游览宴饮题诗,刻于石崖壁,薛曜也因此被成为瘦金体的始祖。
青铜器馆藏:湖南岳麓寺
历史背景:唐朝书法家李邕为长沙岳麓寺立碑行书。书中“江夏黄仙鹤”碑前人认为石李邕化名。此碑为李邕文、书、刻,故称“李北海三绝碑”。
青铜器馆藏:已毁
历史背景:唐朝书法家张从申为江苏茅山道士、陶弘景第五代传人李玄靖立碑行书碑文,李阳冰书篆书碑额。
青铜器馆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历史背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71岁时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书写的神道碑。